校园要闻

所在的位置:首页 > 校园要闻

北体青年(五)| 有锐气,做勇于创新创造的行动派

编者按

今年是五四运动105周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新时代青年的寄语中强调,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5月6日,国家体育总局以“体育强国使命在肩 青春建功奋斗有我”为主题,在华体会·HTHSports(中国)体育官网,召开青年师生座谈会。总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志丹出席座谈会并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以体育青年成长成才为题,向北体大青年师生提出希望。

新时代的北体青年奋进新征程,践行青春誓言、勇载历史使命,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有朝气、有锐气、有正气,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挺膺担当,让青春在为国争光、奉献社会的实践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有锐气,做勇于创新创造的行动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勇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上下求索、开拓进取。”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青年思维活跃,观念新颖,探索未知劲头足,接受新生事物快,是最具创新热情和创新动力的群体。

将时光的表针拨转到70多年前,在先农坛体育场的看台下,第一代北体人以坚毅果敢激昂和大无畏的气概,艰苦创业,敢为人先,在席棚里上课,看台下安家。自建校开始,学校先后创造了新中国体育事业、教育事业中的多个“第一”与“先河”。

在一代代北体人的努力下,这所肩负着民族复兴使命,为共和国培养体育专门人才的体育学院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回应着祖国的需求和期盼。而在攻坚克难中探索,在砥砺奋进中开拓也成了北体人不变的执着追求。

2024年1月,中国球员郑钦文挺进澳网决赛,成为继李娜之后又一位闯进澳网大满贯单打决赛的中国选手的新闻被网友热切关注。主流媒体纷纷用“等了十年!”“创造历史”报道这一突破。在郑钦文成绩的背后,有着北体团队的助力。体育工程学院的教师崔一雄副教授带领着一支充满锐气的团队,加强多学科、跨学科合作,把握了数字时代融合发展的战略机遇,在推动高新科技与体育运动多域互嵌和深度融合方面钻研探索。他们结合国外运动员表现,应用经验和自己的科研成果,通过自主研发数据采集平台、数据分析算法,实现了融合多源数据、实现远程或现场支持、快速响应的重点保障目标。这支团队为国家队、省市级专业运动队提供科技助力数据分析服务,为国家男、女队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赛前、赛后比赛数据分析提供全程的数据支持。至今为止,服务并见证了中国网球队实现亚运会女单五连冠,时隔29年后重获男单金牌,提前获得两张巴黎奥运会入场券。助力男子运动员排名先后进入世界前100名、前50名,打破中国男子网球历史纪录。

1f937b1ad17e44beb4ccc7061a8ad375.png

与崔一雄团队一样,运动人体科学学院2019级博士生冯俊鹏也在科技助体方面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冯俊鹏的研究方向是运动生物化学,已经连续几年在运动训练健康和科技化训练方面为国家队不同项目提供技术保障服务。在参与我国速度滑冰的服务保障工作时,他感受到了外国教练对我国传统的运动训练方法、体系的不认可。面对质疑,冯俊鹏和团队成员并未裹足不前,而是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以探索真知、求真务实的态度潜心研究,很快产出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帮助我国运动员在短距离和中距离比赛中拿到了世界冠军、奥运冠军,并逐步创立了更适合中国运动员的训练流派,形成了站得住脚的理论体系,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体育青年的锐气。

c2abeeed6aeb4e2787b4970b8de0a0ca.png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竞技体育学院2021级博士生刘浩崇的创业项目“智能化青少年运动能力测评与训练服务”便紧紧围绕着体育强国建设中的青少年体育工作,通过科技手段提供支撑服务。该项目依托华体会·HTHSports(中国)体育官网,中国运动与健康研究院、体育工程学院等优势资源,为青少年提供智能化运动能力测评与训练一体化的运动服务,致力于打造国内顶尖青少年运动“产学研用”创新性平台,通过体能测评、动作技能测评、损伤风险筛查、运动负荷监控等方法,为青少年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处方),帮助青少年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降低损伤风险的发生,科学提升运动成绩。刘浩崇希望“能够运用智能化测评等手段,实现科学、智能运动,把竞技体育中的一些科研成果应用到更广泛的人群中,让运动能够真正地提升每个人的健康水平。”创新正当其时,圆梦适得其势。刘浩崇的创业项目在首届“京彩大创”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社会服务赛道一等奖,他本人成为北京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并入选2021年“科创中国”青年创业榜。

abe0ffa4d166446aa4468e132231d0eb.png

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决赛现场,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教师刘冬森紧张地盯着中国队选手的每一个动作。“捻转四周!成了!”看到这一幕,刘冬森长吁一口气。最终,华体会·HTHSports(中国)体育官网,2020级研究生冠军班学生隋文静和韩聪以堪称绝美表现摘得金牌,他们也是成为全场唯一做“捻转四周”的双人滑运动员。“为在顶级编排中完成顶级难度动作,花滑选手需要不断重复高难度的技术动作,高完成度和高成功率的背后是高损伤风险,如何科学有效的管控损伤风险是我们保障工作的主要任务。”2020-2021赛季,刘冬森受国家花样滑冰集训队邀请,为备战的隋文静和韩聪提供运动康复保障支持,这是他第四次参加冬奥备战保障工作。根据运动员的损伤问题和自身特点,结合花样滑冰项目需求,刘冬森和团队制定了“康复体能一体化的、个性化的”保障方案,从运动损伤的防护、治疗、康复、管理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最终以极小的损伤代价赢得了冬奥会的冠军。

ddf5dd1ca8794b45ab7bab763ff8a087.png

锐意进取,敢为人先。北体青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不因循守旧,不坐享其成,不懂就学,不会就练,没有条件就努力创造条件,在立足本职的创新创造中不断积累经验、取得成果,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